美國和中國超級電網差距怎么這么大
1949年解放時,全國的裝機容量只有185萬千瓦,僅相當于現在的兩臺機組。
2015年全國裝機容量達到15.0673億千瓦(未包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陜西地方電力公司供電區域),是1949年的814倍。1949年全國發電量49億千瓦時,2015年發電量達到5.55萬億千瓦時,約是1949年的1133倍。
改革開放前,330千伏已是電網的最高電壓等級,如今,中國已擁有世界上最高電壓等級的±800千伏直流輸電和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
1953年至1957年實施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電力發展目標是裝機容量205萬千瓦,發電量到期末的1957年達到159億千瓦時。這目標也是只相當于今天兩臺機組的水平。1952年我國建設的第一臺高溫高壓熱電機組是黑龍江富拉爾基熱電廠,單機容量只有2.5萬千瓦,設備由蘇聯援助。
(圖為豐滿水電站原大壩全景,新華社2007年發)
經過一個甲子,幾代人堅持不懈奮斗、努力,我國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全國互聯互通的電網。2015年,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5.06億千瓦,居世界第一,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單機100萬千瓦以上的超超臨界發電機組。
中國的電力事業起步比西方國家晚了80年,現在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電力大國,這是值得中國人民自豪的驕人業績,也是中國電力戰線上廣大職工一代代努力的結果。
改革開放使中國電力技術上了新臺階
1978年我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接觸到發達國家的電力技術和裝備,也看到了我們自己的差距。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引進了大量先進的發電裝備和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我國的電力技術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我正是在這個時候進入國家計委工作,在機械電子局負責機械領域的技術引進工作,經手了幾乎所有的電力裝備的技術引進,有機會見證了這一時期的技術引進和國產化工作。
那個時候國家外匯十分短缺,因此每一項引進技術的用匯指標都要經過審批。全部引進技術的外匯指標都集中到國家計委外資司管理,當時外資司負責技術引進外匯的是謝仰安。引進技術的申報和執行都是由電力工業部和機械工業部負責,國家計委負責最后審批。
在這一時期,從變壓器、高壓開關、避雷器、充油電纜到絕緣器材、電纜接頭,與輸變電有關的設備制造技術都引進過。
1981年通過全套購買國外的設備和技術,我國建成了第一條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從河南平頂山到湖北武昌,以解決武漢鋼鐵廠一米七軋機的電力穩定問題。
1984年建成了第一條自行設計、建造的元錦遼海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從元寶山電廠經錦州、遼陽到達海城。這條線路所使用的設備幾乎都是我國用引進技術第一批自行生產的裝備,因此充油電纜漏油、變壓器漏油等質量問題不斷。當時平頂山高壓開關廠用引進技術生產的六氟化硫斷路器還發生過爆炸。
(圖為元錦遼海輸電線路的工程現場。《國家電網報》王世平 攝)
1989年,中國第一條±5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葛洲壩至上海的葛滬直流建成投入使用。這條線路的裝備和技術都是全套購買自BBC公司的產品,后來BBC公司與阿西亞公司合并,就是現在的ABB公司。我國±500千伏和后來的±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在電力行業中還有一項重大的技術引進項目,是從美國西屋公司引進30萬、60萬千瓦發電機組。此前我國自行生產的發電設備最大是12.5萬千瓦的雙水內冷發電機組和20萬千瓦發電機。從西屋公司引進的機組為我國發電裝備的升級換代發揮了重要作用。
說起美國的西屋公司,這是一家對中國電力裝備提供過重要技術的公司,當然這家公司現在自身已逐漸衰落。改革開放后,我國又從西屋公司引進了30萬千瓦和60萬千瓦發電裝備技術。第一個依托工程是山東石橫30萬千瓦電廠和安徽平圩60萬千瓦電廠。這項技術的引進使我國的發電設備制造技術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現在,AP1000三代核電技術也是從西屋公司引進的。
20世紀80年代初,為了實現一批重大工程項目裝備的國產化,國務院設立國務院重大裝備辦公室,設在國家經委,由國家經委副主任林宗棠同志擔任辦公室主任。林宗棠同志是當年在一機部沈鴻副部長領導下,上海重機廠萬噸水壓機的設計師,他后來當了第一任航空航天部部長。
據說最初國務院重大裝備辦公室是要設在國家計委的,后設在了國家經委,國家計委作為組成成員單位參加工作。我就是以國家計委工作人員的身份參加國務院重大裝備辦的工作。
在最初確定的12大成套裝備中涉及電力裝備的有葛洲壩到上海的±5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500千伏交流輸變電設備,秦山核電站設備,三峽工程設備和30萬千瓦、60萬千瓦發電設備。
分步走,構建全國互聯互通互供統一大電網
1999年前,我國電網仍是各區域電網互不相聯狀態,各管各的。此后陸續完成了東北電網與華北電網、華中電網與西北電網等的互聯互通,乃至完成了海南島與內地的聯網、內地向港澳的供電。
到了1999年,我擔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分管能源交通基礎設施和工業、科技等方面的工作,那時我國已經形成東北、西北、華北、華東、南方聯營公司電網,但是山東、福建、四川(含重慶)、海南和新疆、西藏自治區都是和周邊省區互不相連的獨立電網。東北、西北、華北、華東、南方聯營公司電網以及川渝電網也都互不相連。200萬千瓦以上裝機的電網系統有11個。
在地廣人稀的新疆和西藏自治區,區內又分為若干個小的地方電網。如西藏自治區最初只有拉薩和日喀則相連的藏中電網,林芝、昌都、阿里都是獨立的小電網。在新疆,有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北疆電網和庫爾勒為中心的南疆電網,奎屯以西的伊犁地區的電網互不相連,一個區內存在若干個獨立的小電網。那時候遠未形成全國互聯互通的統一大電網,各個電網自己管自己的事。
(圖為川藏聯網工程 圖源:中國能源報)
再進一步細看,全國還有那么多的小水電縣,歸水利部門管。有一年黑龍江有一個軍工企業發生群體性事件,朱镕基總理帶隊去黑龍江處理,我作為中央代表團成員也隨團前往。在黑龍江省匯報中特別提到了林區的困難,我才知道林區的電網電力部門不管,由林業部門管理,也是一個獨立的電網,后來林業困難了,無錢對林業電網改造和發展。